早報特約評論員 顧駿
  在喧鬧沸騰、燈紅酒綠的都市裡,散落著許多實驗室,那裡的科研精英每天按照自己的節奏,從事著難以為外人所理解的工作,其中有潛心研究為癌症患者贏得生存機會的醫學家,有幾十年重覆枯燥試驗去索求新發現的化學家,也有用一萬次失敗去換取一次成功的農學家。昨日早報刊發的專題《上海實驗室》記錄了他們中間五位佼佼者的成長經歷、科研成就和所思所想。
  如果說他們堅韌不拔的努力深刻地體現了上海“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那麼上海的城市精神也為科學實驗室里的思索和探索,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礎和條件。
  經過三十多年高速發展,中國不僅已經站上全球經濟總量第二的位置,而且已建成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體系,甚至每年的科研論文和發明專利數量都已名列世界前茅,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但無論從中國自身的進一步發展,還是中華民族履行對人類的責任著眼,都要求中國科學家拿出具有原創性的一流科研成果。上海作為中國科技探索的前沿和重地,承擔著國家和民族的殷切期望。
  從開埠以來,上海就是中國連接世界最新發展的窗口。新中國建立後,上海作為科研和現代製造的重鎮,為國家提供了許多重要發明創造。如果說追求創新和卓越是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內涵,那麼對這一內涵最有說服力的詮釋之一,就是科學實驗室的成果,每年國家獎勵科技發明的名單上,都有超高比例的上海科研人員及其成果,就是最好的證明。
  科學實驗不是撞運氣,需要精心設計,細心操作,但即便如此,仍然未必就能成功。允許嘗試,寬容失誤,欣賞百折不撓,支持從頭再來,這是科學實驗所不可缺少的社會環境。可以說,上海這座城市的氣度和胸襟決定了眾多科學實驗室的存在、產出和發展。有那麼多實驗室活躍和堅守在這座城市,既反映出上海並沒有因為產業轉型而放棄對國計民生影響巨大的研究方向和具體項目,也體現出這座城市對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謙和友好的態度。以上海第一產業之微不足道,研究旱稻的科研人員仍然能在這裡情緒高昂且按部就班地開展實驗,展現的是城市對科學本身和科研人員創造性勞動的尊重。
  尊重科學研究,不只是一種姿態,也不只是一種品味,在很大程度上表明瞭城市對未來發展的謀劃。上海不會再還田復耕,但從直接使用新培育的旱稻,到為繁育新稻種提供解決方案,可找到新的產業發展方向,並服務於中國保證自身糧食安全的戰略目標。
  毫無疑問,我們需要對科技的投入和產出進行考核,以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是否正確,具體方法是否合理。但不能否認,多年實施的簡單化的指標考核,不但誤導了科研力量的投向,而且會令人忘記考核指標只是科研目標的指示器,而不是目標本身,這當然是本末倒置。近年來,科技界論文數量急速攀升,成果質量卻沒有相應提高,主要原因就在這裡。上海素以務實著稱,必須在科研成果考核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儘快為科學實驗室里的精英們減負,減少不切實際的考核對他們研究工作的干擾。
  事實上,在科學實驗室里忙碌的精英們對上海也有特別的期待,因為他們投奔上海,本來就是衝著這個城市在科研上的種種優勢,比如人才隊伍、研究設備、學習交流機會,還有成果展示機會。一句話,科研精英們將上海視為一個“大實驗室”,他們在上海的實驗成功,積累起來就是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探索成功。小實驗室和大實驗室的彼此促進、相得益彰,將構成對上海城市精神又一種全新的詮釋。
  科學研究既要面向實際,又要適度超脫。不考慮實際需求,在當下中國解決不了問題,不但會導致資源浪費,還可能貽誤重要戰略機遇。反過來,過於急功近利,能消除一時的燃眉之急,但最後可能缺乏後勁,不僅成果沒有長期運用價值,甚至團隊也難以取得未來更多成就。在這一點上,上海尤其要發揮追求卓越同時大氣謙和的精神氣質,既能全力支持攻關項目,也能容忍科研工作者的個人興趣。畢竟無論官員還是公眾,應該把科學研究上戰略選擇的權利,交給實驗室里的精英,相信他們的判斷,保護他們的動力。無論以中國還是上海今天的經濟實力,可以耐心等待部分科研人員拿出“晚熟”但可能更有未來的成果。
  上海在發展,雨後春筍般涌現的科學實驗室、人才輩出的科研精英和趕超世界先進的成果,將掀開城市最美好的一頁。
  (作者繫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原標題:科學實驗室詮釋著上海城市精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a00aaqwz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